一款名为“**御酒”的“保健酒”,早在2015年就上了原国家食药监总局的“黑名单”,且厂家及其品牌被注销,但仍公然销售达两年之久。日前,深圳警方在粤湘两地破获这起非法“保健酒”案,刑拘9名嫌疑人,涉案产品价值近千万元。
已被注销的假保健酒,仍以原来的名称公开销售,这无异于在大庭广众之下继续干坏事,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溢于言表。同时,非法销售持续时间长达两年,案值也达千万元之巨,能够如此死而不僵并暗自做大,漏洞出在哪里,胆量来自何方,都令人深思。
首先是部分消费者的盲目信任,成就了这类黑色产业。**为难言之隐,一些人想追求更高的性质量,却不愿与人谈及此事,反而轻信所谓“宫廷秘方”,让旁人没有机会帮助甄别。当尝试者确实感到“有效”时,更会对此深信不疑。但所谓的“**御酒”,不过是普通酒里添加了西地那非而已,西地那非俗称“**”,当然可以见到其标榜的所谓功效。很多类似保健品正是采用这种骗局,且受蒙骗者并不缺乏。**“品牌”不死,与社会上的宫廷情结有关,有此情结在,即使查封这款酒,山寨版也会出现。
这个黑色产业一旦形成,受巨大利益的诱惑,不法分子就不会轻易放弃机会。一粒“**”的市场售价不过几十元,添加一粒半粒到一瓶酒里,贴上“**御酒”的晃眼标签,一瓶酒售价可高达好几百元。暴利让不法分子甘愿做“扑火的飞蛾”,纵使有牢狱之虞,也不乏铤而走险者。除非监管和打击很严厉,违法成本高于违法所得,方能抵消侥幸心理。
然而,偏偏监管方面存在的难度,又使执法的震慑力大受影响。网络营销模式可以让**者身处偏僻的地方,让生产规模化整为零,这样都不会影响到售假的销路。网上还可以隐匿身份,可以跨区域作案,可以线上线下不断切换行骗手法,监管与打击动辄要跨部门协调,要跨区域联合执法,要线上线下两头忙,难度之大可想而知。
这种现象警示消费者,购买保健酒等产品别只看重功效,却无视“饮酒如吃药”的巨大毒副作用;也别只求产品管用,却不问起作用的究竟是什么,盲从和轻信只能害了自己并成全骗子。
执法人员更应该在这起案件中有所领悟。在信息时代,传统的监管方式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,需要更新观念和创新执法。此外,执法的主动性也应加强,产品注销但监管不能随之消失,将“黑名单”产品纳入平时的监管视野,定期评估它们是否死而不僵,有没有出现死灰复燃,就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,被注销的假保健酒等产品才会销声匿迹。